2024楼价崩跌 重回8年前水平 未来如何破局❓

易发睇楼团  2025-01-06  794 #影片 #新盘 #成交行情 #新盘 #楼市走势 #按揭

2024年香港楼市经历了两个关键的政策转捩点,分别是撤辣和减息;年初专家寄望靠这两项政策救市,但不单没有用,全年楼价还下跌超过6%,由7年的低位倒退到8年前的水平;归根究底,问题都是经济环境不理想,甚至有政界人士指出,现时的情况,比2003年沙士更加恶劣。

先看看撤辣效果,这个市场千呼万唤的政策转变成功带动住宅交投量飙升,紧接推出的数个新盘,首一两轮销售都很快沽清,不过问题是「旺量不旺价」,因为发展商近年囤积了不少一手馀货。举例馀货量最多的启德前跑道区,于2021年推出首个新盘维港1号,至近期最新推出的DOUBLE COAST I,首批价钱已经下调约22%,但是大部分屋苑也难以散货,可以预视未来还要继续减价。而准买家心态也逐渐改变,有预感会「迟买愈平」,觉得现时价钱未够吸引,因此选择继续观望。

减价的风气全年未止,尽管美国于2024年连续减息3次,香港银行最新P按调低至5.25厘,但交投量依然未有明显起色,距离撤辣后的高位仍有一段距离,以撤辣后推出的Blue Coast为例,当时反应热烈,即日售出97%单位,然而减息后推出的Blue Coast II明显销售无力,只售出约75%单位。发展商眼见减价也不是维持吸引力的办法,所以年尾宁可提早放年假,放慢推盘步伐,11月中下旬开始近乎没有全新盘开售和开价,全年一手成交量未到12月基本上都已经可以结算。

二手表现又如何?现时用接近十年前的楼价,就可以买到全新盘,迫使二手小业主也要跟著减价卖楼,今年的二手买卖约三成需要蚀让,维持近15年的高位。有楼在手的业主最忧愁,今年第三季负资产数字升至近21年的新高,有达4.07万宗,若计及发展商二按和财务公司按揭,负资产宗数料已达10万宗水平。再追踪20个大型屋苑单位估值,由年初至年尾,只有沙田第一城逆市升2%,其馀全线下跌,跌势最厉害为得宝花园,跌价逾15%、其次为丽港城,跌价8%。如果楼价再下调跌至另一个比较严重的情况,即再多跌10%,测量师估价负资产宗数可升至十五万宗水平。

今年另一项转变,是大幅度放宽住宅物业按揭成数上限,金管局2月率先放宽3000万元或以下的自住物业,可以借最多七成;10月直接统一所有价位物业,最高成数都是七成,但实际受惠物业有限,因为1500万元或以下的物业,由2023年中旬开始已经可以借七成,而1500万至3000万元的类别,也早已可借六成,变相政策效用都有限。由金管局每月公布的新申请贷款个案就能反映政策效用不大,2024年整体少于2023年,甚至与2021年高位相差达2至3倍。

措施三管齐下,楼价依然有跌无升,所谓「藤㨢瓜瓜㨢藤」,发展商减价卖楼随时无法收回成本,还哪有时间和心力投地呢?今个财政年度首三季只是卖出3幅住宅用地,截至10月底,政府卖地收入只得约37亿元,财爷都预视到今年财赤会有过千亿,比预算高一倍有多。

未来一年都是救市关键的一年,测量师指出,楼价上升条件是发展商的新盘库存量,下降至正常水平;另外,也要视乎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上任后的政策,会否令减息步伐减慢,继而令楼价继续受压。


免责声明:凡注明 28HSE编辑部 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,版权均属 28HSE LIMITED 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;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28HSE赞同其观点。文中所涉面积,如无特殊说明,均为实用面积。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。

分享至Facebook

分享至Whatsapp

以电邮分享